你准备好了吗?距离总决赛仅剩1天!由广东升学管家总冠名,东莞银行、DHKC香港中心协办的“潮in湾区 ∙进莞Fun肆”My Dongguan, My Treasure东莞市第14届英语口语大赛即将在6月7日(明天)如期而至。届时,来自小学A组、小学B组、初中组、高中组、成人组的50名参赛选手将登上舞台尽情展现各自的风采,比赛现场还将邀请400名幸运观众一同见证这精彩时刻。
本届总决赛参赛组别多、节目形式丰富、场景多样,为给选手及观众更好的参赛体验,大赛将于13:40在东莞广播电视中心1号演播厅准时开始,并同步在东莞阳光网微信视频号、DongguanToday微信视频号、东莞阳光网抖音号、知东莞APP等新媒体平台直播。成功报名现场观赛的观众可凭短信于12:50入场,13:20将停止检票。这场盛大的英语视听盛宴,期待与各位不见不散!
据统计,本届英语口语大赛共吸引17.2万名选手踊跃报名,其中仅初中组报名就超过6.6万人次,占比报名总人数的38%。记者留意到,此次赛事活动面向全市所有初中学校,其中东莞市光明中学(初中部)报名人数超5700人,共有3名学生冲进总决赛,是初中组晋级赛事名额最多的学校,刷新了该校历史成绩记录。为何该校区的学生有着如此高昂的参赛热情?为何今年光明中学的学子能取得如此优异的参赛成绩?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东莞市光明中学,一探究竟。
从倡导“全员参与”到组织“全程备赛”
他们做对了什么?
今年,东莞市光明中学共有33名学生成功进入决赛,3名学生晋级总决赛。其中,在决赛阶段,7名学生获得一等奖,6名学生获得二等奖,12名学生获得三等奖,5名学生获得优胜奖。“得益于全体师生的倾力付出,今年我们取得了较之往届最好的成绩。”东莞市光明中学英语教师表示。
“光明中学其实是东莞市英语口语大赛的忠实粉丝,每一年我们都很认真地去准备。”莫崇春不仅是英语教师,更是有着三年丰富经验的口语大赛备赛教师。在谈到这份坚持时,莫老师向记者解释,“在参赛的过程中,我可以帮助学生不断地调整语法、语音和语调,从而反哺学生的学业成绩。”用一组最新的数据支撑莫老师的观点:今年光明中学参加口语大赛的学生,近一半在2024年中考英语听说考试中取得满分的成绩。
成功从来都不是一种巧合。“我们不是今年特别重视,而是一直以来都十分重视。”东莞光明中学初中部副校长陈尽平向记者陈述学校的教育理念,“英语一直是我们紧抓的学科,培养英语特色教学是学校矢志不渝坚持的初心。搭乘比赛活动的列车,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全球视野,引领他们从中国走向世界,开拓人生更多的可能性。“
自得知比赛形式那天起,东莞市光明中学初中部当即组建了一支特殊的教师团队,专项服务于口语大赛。谈及如何科学有序地帮助学生备赛,莫老师向记者毫无保留地分享经验,“星期一和星期三是主题辩论,星期二和星期四是主题演讲,每个老师都负责不同的类目,有的专门负责演讲技巧,有的专门负责纠音训练,我们聚集了各有千秋的优秀指导老师,形成‘学科联动’,开展‘多对一’的备赛准备。”
来自光明中学初三年级的李科燃以第10名的成绩闯入总决赛,在决赛场上,他是第一位在现场采用“由唱曲引入演讲”方式的选手,“我第一次看粤剧,就被这种独特的音韵迷住了,因此在看到‘宝藏东莞’主题时,马上就想起了它。”不会说粤语的李科燃一直未有机会尝试唱粤剧,而缘由此次备赛,学校专门请来了专业的音乐老师,从学粤语开始,一个音调一个音阶地教,系统性地为李科燃补了一节粤剧课程。
为了更好了解口语大赛的赛制及评分标准,光明中学的老师还组织参赛学生观摩前两届的赛事回顾,认真研判往期优秀学生的表现,探索可复制的备赛知识结构。
对于今年的赛制变革,莫崇春表现出了相当的认可,无论是赛事主题的深度、赛制形式的创新、还是赛事组织的暖心服务,不仅给广大的参赛选手带来了非常棒的体验,还对选手的学习产生了较大的积极影响,“我们始终鼓励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口语大赛当中,以赛促学,用比赛的趣味形式沉淀相对枯燥的知识点,能够有效带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东莞市光明中学英语教师殷格是本次进入总决赛学生贾峻哲的指导老师。“演讲更多是一个不受限的自我展现的过程。”作为一名资历颇深的教师,殷格有着极其丰富的方法论,“学习可以有万能公式,但演讲是情绪的自然流露,是肢体语言和演讲主题的合二为一的过程。”
掀起“城市寻宝”热潮
解锁不一样的东莞
为了这次比赛,我连续喝了3次东莞早茶。”来自初二年级的贾峻哲分享自己在备赛时遇到的趣事,他表示,在寻找“宝藏东莞”的过程中,他发现“宝藏东莞”就在我们的身边,“在这次比赛里,我看见了东莞的‘许多面’,了解到在东莞发生过以及正在发生的许多事情,是一次意外之喜。”
“对于心目中的‘宝藏东莞’,学生可能会出现演讲主题相似的情况,但如果从自身经历展开叙述,讲如何发现‘宝藏’,与‘宝藏’之间发生的故事,一定是独一份的。”对于学生演讲主题重复性的问题,莫崇春有着自己的思考。
如今,传统文化越来越得到青少年的认可和传承,传统服饰正在成为一些年轻人旅游或日常出行的穿搭选择。在初中组决赛现场,不少学生都身着新中式、汉服等服饰,借着汉服热结合现代元素积极投身于国潮巨浪中,不断为其注入新的生命力。
在决赛中,目前正在读初三的王晓沐因为一身汉服以及稳定又灵动的台风,给记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问及为何以此作为演讲主题,活泼的王晓沐兴高采烈地表示,2021年,一次在西溪古村游玩的经历,意外让她看见了自己心中的“宝藏东莞”。“不管是男生还是女生,大家都大方地穿上汉服,自如地在路上行走,这在我的老家是看不见的现象。”通过这件小事,王晓沐看见了东莞更深层次的魅力,“对新事物的包容和开放,东莞有着极大的胸怀。”
同样读初三的李仁希笑起来眉眼弯弯,在决赛中以可园独特的岭南园林艺术感为引子,讲述了她心目中的“宝藏东莞”。绿树环绕的学校、迷宫般的教学楼和丰富多样的部室构成了学校的高大框架,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勾勒属于自己的色彩,而在李仁希的身上,记者发现有种与她钟爱的的岭南园林文化相似的气质,温润而宁和,对于参与赛事的初衷,她表示“心态放平,尽情享受比赛的全过程,或许能收获更多的‘宝藏’。”
来源:知东莞 编辑:丁晗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