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6月7日下午,“潮in湾区 ∙ 进莞Fun肆”(My Dongguan, My Treasure)东莞市第十四届英语口语大赛总决赛在东莞广播电视中心举行,50名“口语达人”各展其能,以主题演讲、影视配音、情景对话、精彩辩论等备受大众喜爱的方式,绘制美好城市图景,花式推介“宝藏东莞”,快跟随他们一起挖“宝”吧!
万中选一
口语大赛擦出璀璨火花
本届赛事在赛事主题、赛程设计、比赛形式及赛事服务等方面进行全面创新,包括首次探索使用线上AI测评,增设“宝藏推荐官”,大幅度扩宽决赛入选名额,为参赛选手提供赛事指导及视频定制等贴心服务,极大地增强赛事的互动性和便捷性,让更多学生从赛事中获得锻炼与成长,共同挖掘“宝藏东莞”的精彩故事。
50位参赛选手可谓是“万里挑一”,他们相继经历线上测评、初赛、复赛、决赛等诸个环节的挑战,凭借超强实力和自信站上总决赛的巅峰舞台。经过“八仙过海”“夺金之战”两个环节的激烈比拼,最终,黄逸菲、罗朝信、滕仰硕、潘佩慈、莫淑娟等5位参赛选手分获五个组别的金奖。
总决赛精彩纷呈
多角度呈现英语魅力
与往届赛事不同的是,总决赛第一环节呈现得相当精彩。尤其对于小学A组的参赛选手来说,“影视配音”将他们模仿能力展露无遗,情感张力十足,让评委纷纷为他们的精彩表现点赞。在第二环节中,黄逸菲、张雨桐两位晋级选手则分别讲述了潮玩东莞、绿美东莞的故事,评委现场进行互动提问,强化了英语对话部分,极大地考验参赛选手临场应变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最终,不负众望,黄逸菲获得了小学A组金奖。
别看小学A组金奖获得者黄逸菲个子小小的,今年就读一年级的她,早在一岁多开始,在家人的耳濡目染下学习英语,至今已看过1000多本英语绘本。个性活泼好动的她,这次在舞台上讲述了“吉祥龙”的故事,表达了她对“潮玩东莞”的热爱。评委张凝老师对她在比赛中的表现连连夸赞,对孩子的英语学习能力表示赞赏。这次她虽然在第二环节与评委互动对话中略显紧张,但凭借在“影视配音”“主题演讲”中的优秀表现,不仅摘得该组金奖,还拿下了“最佳舞台表现奖”“最佳语音奖”两大奖项。
初中组和高中组的主题辩论环节中,正反双方围绕“龟兔赛跑”“哆啦A梦是否为大雄的良师益友”“七天无理由退货是否合理”等辩题内容,展开舌战,展现了他们出众的辩才和敏捷的思维。
创造性展现中华优秀文化
选手演绎中国寓言故事
小学B组方面,第一环节“戏剧演绎”中,12位参赛选手分成三组,分别讲述了“司马光砸缸”“小马过河”“守株待兔”等经典寓言故事,充分利用英语来展现他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理解与认识。
小学B组金奖获得者罗朝信,来自博立雅外国语学校。阳光自信的他,同样也摘得了“最佳舞台表现奖”“最佳语音奖”。他表示,非常享受比赛的过程,因为英语是一种对外交流的工具,可以帮助他更好地了解世界。在小学B组第一环节的比赛中,他饰演“司马光砸缸”中的小孩,用流利的英语口语及精湛的表演征服了评委和现场观众,活灵活现地演绎了中国传统故事,彰显了中华文化的丰富内涵和深刻的人生智慧。
挖掘东莞特色
擦亮“龙舟”等非遗名片
成人组“情景演绎”故事里的龙舟作坊,来自东莞中堂。现场所展示的龙头、船桨和鼓等道具都是中堂文化服务中心的珍贵文物。2023年,东莞龙舟火出圈,向粤港澳大湾区乃至世界展示了东莞龙舟文化在新时代背景下散发的全新活力。
高中组金奖获得者潘佩慈来自台湾,在宝藏推介环节中,她深情地讲述了自己眼中的虎门大桥。“作为中国自行设计建造的第一座特大型悬索桥,虎门大桥赫赫有名,从人文的角度来看,一代又一代人从虎门大桥穿梭、来往,虎门大桥见证了东莞经济腾飞,承载着无数动人的追梦故事,我的家人也通过这座桥,与东莞有了更深的情感联结。”
“东莞千角灯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做工非常考究,每10年扎作一次,其纸扎工艺并无图纸,也无样本留传,只由师傅口传身授。”选手黄婧钰是千角灯的宝藏推介官,她绾起传统发髻,画上复古妆容,将文化自信穿在身上。黄婧钰认为东莞在潮玩与非遗结合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现代潮玩产品,赋予传统内容新的表达形式,使非遗更潮流、更有趣、更好融入现代生活。
不断尝试
选手勇于挑战自我
这次成人组的比赛异常激烈,既有来自东莞市税务局的专业人士,也有不少来自学校的老师。成人组金奖获得者莫淑娟来自东莞市第六中学,在比赛第二环节“情景演绎”中,她和小伙伴们一起演绎《“Z世代”与非遗文化》,她扮演了非遗产业投资人一角,充分展示出她对东莞非遗文化的理解和热爱。
赛事热度不断扩大
今年参赛人数超17.2万
本届大赛由东莞市委宣传部指导,东莞广播电视台、东莞市外事局、共青团东莞市委员会、东莞市归国华侨联合会主办,东莞阳光网承办。
据悉,东莞英语口语大赛自2008年启动以来,迄今已成功举办了十四届,赛事覆盖全市各镇街及园区,并已辐射到粤港澳大湾区,累计吸引近70万参赛选手参与赛事。如今,东莞市英语口语大赛已成为展现东莞城市形象、传播社会正能量的一大宣传阵地,为城市添光增彩,焕发着更多的活力与魅力。
来源:新快报
记者:杨英杰
编辑:丁晗艺
来源:新快报 编辑:丁晗艺